
????? 春節臨近,雙薪、年終獎、紅包全面來襲,但是購買年貨、過節紅包等各種開支也隨之而來。如何做好年前的最后一筆投資,為過年做好準備呢?
事例一:
理財師分析:
????? 根據余小姐的年齡階段及年終獎金額,我們推薦其考慮做基金定投?;鸲ㄍ妒侵赴凑找欢ǖ臅r間間隔,定期投資某一只或者幾只基金的投資策略。對于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通過投資時間和投資標的的有效分散,基金定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投資標的的凈值波動,長期來看可以取得不錯的收益率。相對于一次性投資,基金定投有其幾個顯著的特點,概括如下:
????? 一是操作簡單,一次性辦理完基金定投業務后,代扣機構在指定的投資期限內按約自動扣款,投資者只要判斷好大勢,選擇好基金并根據自身理財目標和財務狀況確定了投資期限和定投金額后,便可享受這種自動化投資帶來的“一勞永逸”式的好處;二是可享受復利,投資過程中我們可以選擇紅利再投資,而定投的價值就源于復利,復利發揮威力則需要時間,如果一個投資者非常有幸投資了—個有著像彼得·林奇一樣優秀管理者的投資基金(每年獲得約29%的投資收益),只要堅持長期投資,就可以享受復利的魔力;三是分散風險、攤平投資成本,正如沒有人能夠預測股市,單筆投資是要冒巨大的選時風險的,一不留神就可能被“套在高崗上”,定期拿出一筆錢來做基金定投,通過隨機選時攤平風險,讓資產綻放時間的玫瑰。
????? 同時,在定投的過程中基金單位凈值相對較高時,基民買到的基金份額相應較少;當市場下跌,基金單位凈值降低時,同樣資金能買到的基金份額相應增加,也就是說,基民每期買到的基金份額并不相同,這樣也就體現了定投能夠攤平投資成本的作用。
理財建議:
????? 2月經濟活動預計會較多的受到疫情、春節假期以及“就地過年”政策綜合影響,工業可能受益于“就地過年”政策,生產效率更高。綜合來看,我們認為近期市場調整更多的是在前期市場過熱之后,流動性收緊預期觸發的價格向價值中樞回歸的過程,而非趨勢性拐點。當前經濟復蘇預期仍然較為明確,權益資產仍有機會。
????? 需要注意的是,全年政策逐漸收緊背景下,放慢節奏、適度盤整或將成為市場主要特征,投資者應降低對全年權益市場表現的預期;關注周期、消費、科技等結構性機會。港股方面,考慮到AH溢價率較高、企業盈利改善以及國際流動性較充裕等因素,港股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建議關注優質互聯網、科技龍頭以及AH兩地上市港股折價較高、估值偏低且基本面穩健的港股。
????? 對于余小姐來說,將年終獎配置基金定投可謂是不錯的選擇。面對不確定的后市,長期堅持定投可以降低不確定性,為余小姐帶來良好的收益。那么 如何進行基金定投呢?可以選擇郵儲銀行“U定投”,郵儲銀行的“U定投” 里面的基金是經過精心選擇的績優基金公司旗下優質產品,可以做到自動止盈和自動續投。它與其他普通定投的區別在于投資者可以提前設置目標收益,一旦達到目標收益會自動觸發贖回,止盈贖回后在下一扣款日自動開啟新一輪定投,讓投資者的收益自動落袋為安。
????? 投資這件事,如果覺得缺少幸福感,一定是因為打開方式不對?;鸲ㄍ兜哪Я?,就在于通過長長久久的堅持,收獲點點滴滴的幸福。
事例二:
理財師分析:
????? 李先生家庭收入相對穩定,沒有負債,風險承受能力較強。家庭年收入30萬元,年終獎金6萬元,除去日常消費和開支,年度結余資金26萬元左右。目前家庭資產全部配置為活期理財加定期存款,在日常生活方面能夠得到滿足,但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資金的收益,應適當增加投資比例,提高收益。其次,兒子的教育金要??顚S?,未來改善住房的計劃也應盡早規劃。最后,李先生家庭目前保險配置比例嚴重不足,除了基本的社保之外,沒有其他的商業保險,像他這樣的三口之家,收入來源基本為工資性收入,上有老下有小,若是不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旦發生不可預料的事件,那么家庭很可能就會陷入經濟危機,所以需要盡早做好準備。
理財建議:
????? 首先需要分析家庭應保留多少流動性資產。李先生家庭年支出10萬元,平均月支出就是8334元,一般家庭的流動性資產建議保留3-6個月支出即可,按照6個月測算為5萬元左右。銀行活期或半年左右固定期限的理財產品是配置首選?,F在可關注節日專屬理財產品,大部分銀行在春節前夕都會發售“春節特供”理財產品回饋客戶。從業績基準來看,節日期間的專屬產品比常規產品業績基準高。所以,對于投資者而言,能在節日期間搶購到這樣一款專屬產品,確實非常劃算。
????? 提高資金投資效率,增加投資收益。李先生家的資金狀況呈穩步增長狀態,但增長點主要是儲蓄,并且投資渠道也比較單一,主要是定期存款和活期理財。建議李先生配置權益類基金,重點關注長期價值投資,近期市場波動較大,市場或將采用區間震蕩的方式來消化不利,可以每月定投1萬元的方式分散入場,弱化風險。同時資產底層配置銀行大額存單和“固收+”策略產品,固收打底、權益增強。
????? 增加意外和重疾保障。建議李先生夫婦配置重疾險+百萬醫療,每年保費2萬元左右,繳費20年。小金額撬動高杠桿,轉移風險,增加保障。針對近期重疾險新規的實施,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新產品不如舊產品”“新產品會漲價”等聲音,許多消費者開始盲目跟風。在此特別提醒大家,一張重疾險保單往往繳費二三十年,更應謹慎對待,并且根據自身情況做出合理判斷。在選擇購買時,首先要對自己的保障需求有清醒的認識,并且仔細閱讀合同,重點關注保險條款,切勿盲目跟風。另外,如實做好健康告知。
????? 規劃教育金,為孩子成長保駕護航。建議李先生配置年金險,每年投入5萬元,繳費10年。即可強制儲蓄,在利率下行的情況下鎖定長期收益,又通過復利增值效應,實現資產的持續增長。
????? 資產配置是個長期的過程,保持良好的心態尤為重要。另一方面,理性的投資心態也有助于達成決策的科學性和穩定性。
責任編輯:徐晶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報網立場。
關于我們 | 營銷服務 | 法律顧問 | 版權聲明 | 新聞許可 | 人才加盟
Copyright@2014-2020 dailyq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青島日報/青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