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學社是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政黨,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九三學社與五四運動有著深厚淵源。本社創始人或積極參加五四運動,或深受五四運動影響??谷諔馉幒笃?,一批文化教育、自然科學學者繼承并發揚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精神,以民主、科學為宗旨,在中國共產黨支持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感召下,在重慶發起民主科學座談會,自然科學座談會的學者也陸續加入。為紀念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1945年9月3日,民主科學座談會召開擴大會議,并更名為九三座談會。1946年5月4日,改建為九三學社。
民主革命時期,本社支持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反對內戰和獨裁,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積極參加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民主運動,為爭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而斗爭。隨后,本社公開響應中國共產黨召開新政協、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宣告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為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出了積極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本社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政協章程總綱為政治綱領,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中重大問題的協商,組織社員參加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運動,走上為社會主義服務的道路,為鞏固新生人民政權、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發展科學技術、高等教育和醫藥衛生等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引下,本社進一步明確了性質、地位和作用,協助中國共產黨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圍繞“參政黨應該發揮什么作用和怎樣發揮作用”這一重大課題,以理念和機制創新推動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和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職能,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了顯著成績。近年來,本社就非典防治、加大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力度、提高國企退休科技人員待遇、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改進我國醫療衛生工作、發揮市場對科技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等重大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為制定有關政策提供重要依據;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通過舉辦各種論壇和研討活動,就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糧食安全、傳統文化、生態富民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努力開拓參政議政新領域;加強同地方政府合作,著力打造“九地合作”品牌,實現從單一支邊扶貧到全方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的轉變;圍繞扶貧濟困開展社會服務,為困難群眾辦好事做實事;鼓勵社員立足本職、建功立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
九三學社中央歷屆主席許德珩、周培源、吳階平、韓啟德,現任主席武維華。
九三學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成立于1987年1月,現為第七屆委員會,主任委員為賈殿贈。歷屆主任委員為陳善明、龔振棟、余道虎。據2018年底統計,九三學社新疆區委會共有4個地方組織,其中地市級委員會1個(烏魯木齊)、縣級市委員會1個(石河子)、籌備委員會1個(昌吉)、地方支社1個(克拉瑪依),直屬支社(小組)22個。共有社員814人,其中主體界別占84.3%,社員高級職稱占比69.7%,社員平均年齡61歲,在職社員418人,占比51.4%。擔任本屆全國政協委員1人;自治區人大代表3人,政協委員8人;地市級人大代表1人,政協委員20人;縣市區級人大代表2人,政協委員16人。